“真實”是一切“變好”的起點。| 有一種心理機制,一直影響著你的選擇……
“KY你好,我總覺得有個同事在針對我。早上到公司,我在喝粥,她拿著一盒牛奶走過,說經常看見我喝粥,叫我多注意補充蛋白質。 我覺得她在諷刺我,回了一句‘嗯嗯嗯,喝牛奶總是比喝粥洋氣啊。...
千萬不能愛上“幼齒化”的女孩
千萬不能愛上“幼齒化”的女孩 不知道為什麼全球只有東亞女性自拍時會有嘟起嘴巴、睜大眼睛的習慣,感覺只有這樣才會顯得更可愛。人們把這種行為稱之為“幼齒化”。 “幼齒女”為何拒絕長大?在進入家庭以後,...
性成癮:你缺的是「性」還是「愛」?
性成癮者從性中拿回控制自我的權力,才能感受到他人的愛,也證明自己還有人陪伴、還有人要。透過身體的接觸、氣味的渲染、文化賦予的標籤,性行為成為一種「我好像還是完整的」的鐵證。 性成癮:你缺的是「性」還是...
不好意思,您被封鎖了!情商低,到底有多可怕?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情商的話題,今天分享給大家: 我早上在朋友圈分享了一首自己特別喜歡的歌曲, 不一會,有人評論:這首歌好難聽啊。 我還在想著要怎麼回复她時,我們一個共同好友幫我解了圍: 嘴巴溫柔...
具備自愛能力,你才能享受愛情
把那些附加的功能從愛情上撤走,能拯救人生的不在別人,只有自己。 戀愛中的分手、不愛是一件發生頻率非常高的事情,但是似乎也是一件讓人感到很害怕的事情,甚至很痛苦的事情。 尤其對於一些人來說,分手...
等待父母道歉:一場執念的苦役
網路上有一個“父母皆禍害”小組,有人做了一個“父母最讓你不能忍受的行為”調查,排名前三項分別是:貶低打擊嘲諷子女(剝奪了孩子的鏡映需求)、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子女(激發出孩子的能力恥感)、認為他們...
別再用原生家庭來為自己的”巨嬰”狀態買單
隨著心理學的傳播,原生家庭成了典型的流行病。 這本是一個讓你深入瞭解自己的入口,現在卻成為了很多人停滯不前、拒絕成長和擔當的藉口。 生命是流動的,阻礙生命流動的,從來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的選擇。 ...
囚禁情緒,即是在囚禁自己
我們的頭腦很容易評判,將那些不愉快的、不喜歡的情緒,稱之為負面情緒。 而實際上,當我們帶著覺知,而不是無意識去看這些情緒的時候,就會發現,情緒和感受沒有好、壞之分。 也不存在所謂的「負面情緒」。 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