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態,是推卸責任的深度上癮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哪裡生活,人生中碰到挫敗與不順心都是常事,但內心強大程度不同、心智水平不同的人在應對挫折時,反應完全不一樣。
有些人會把挫折當成機會,並透過解決難題來收穫成長;而有些人則總覺得問題都在別人身上,不順來自於環境——
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態」。有了這種心態的人,他的整個心智模式都非常悲觀、陰暗,不僅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與事業,也會給家人、同事、朋友帶去陰影。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了這樣的負面心理習慣呢?它有哪些表現?怎麼做,才能從心智上真正有效地去除這種心態?
#受害者心態是對「推脫自我責任」的上癮
•看不慣別人的成功。
•總覺得世界不公平,虧待了自己。
•碰到挫折時,認為責任在環境、在別人。
這些現象,你是不是或多或少在自己或身邊的人身上看過?沒錯,之所以我們身邊充滿了怨天尤人的“受害者”,是因為受害者心態的破壞力極強,它不僅很難在短時間內被克服,還會互相影響;更糟的是,受害者心態還會「遺傳」──如果父母就有上述傾向,那麼孩子大概率也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有受害者心態。
要去除受害者心態,我們就得先了解它的本質。事實上,如果你去觀察上述三種現象,以及這樣的人的思維與行事特點,會發現其共同點是「逃避自身責任,求得短暫心安」。在這樣的心智特徵下,其行為模式總是在下面這個「習慣性無助圈」中循環。
了解這個本質的循環,我們就找到了去除受害者心態的關鍵心智切入點:為自己經歷的困境與問題,負起責任,採取行動。擁有自我擔當意識,才能藉用強大的自我心靈力量,提升自己的行動力,並逐漸培養起成者自成的陽光心態。
找到「甩鍋」的心理源頭,喚醒自我責任意識
受害者心態無所不在,即便下定決心想糾正,也會受到外界的持續影響。家人、另一半、朋友等,他們身上的受害者心態也在時時影響我們。
什麼時候推卸了自己的責任,還得了好處?
如果想去除這種心理習慣,就得找出這種心態的源頭──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這樣的心態讓自己得利了?
所謂得利,既可以指實際的好處,也可以指情感上的某種滿足或放鬆。舉個例子,如果小時候有一次考試考得不好,本來爸媽會狠狠批評我們,但我們卻說:「不是我的問題,同學們這次都考得不好,老師的捲子出得實在是太難了!」這麼說完之後,發現爸媽接受了這個解釋,不罵了,相反還說「你學習辛苦了,給你做好吃的補補」。
這個例子,解釋了受害者心態的源頭:當我們把責任甩鍋給外界卻得了好處時,這粒「習得性無助」的種子就被種下了,久而久之,受害者心理就成了心智的原生組成部分。
面向未來,正視自己的責任與自由
在了解受害者心態的源頭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正視自己的責任。
這一步,考驗的不是高深的技巧,而是真誠的自我檢視。它建立在一個認知前提下:身為成年人,你是否認可需要為自己的當下與未來負責?你是否相信自己有為了更好的未來而改變的自由?
這兩個問題本身並不難,難的是說服自己:「從此我得換種心態看世界,再也不能把我自己的問題推給別人了!」為了強化這種認知,我們開發了一個心態轉換小公式:
這件事(指過去某種在受害者心態影響下的理解)可能的確存在,但不是我該關注的,我真正要關注的是,從現在開始,如何解決。
這個公式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與自己、與外界和解,也能讓我們放下過去,往前看,把注意力轉移到對當下、對未來真正有用的方向。
例如,看到別人快速升職時,可以這樣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別人快速升職,可能是有關係,但這不是我該關注的。
我真正要關注的是,如何讓我自己適應在這個單位被欣賞、提拔的規律,了解自己有哪些還做得不夠,以及我該怎麼行動?
別人年紀輕輕就能買學區房,可能是有家裡的資助,但這不是我該關注的。
我真正要關注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選擇適合的房產,怎樣才能提升收入、節省開支、好好理財,爭取早日攢夠首付。
類似上面這段自我獨白,可以喚醒放棄過去的習慣,慢慢提醒自己:與其糾結在過去某種無法確定的假想上,不如開始做些什麼改變並付諸行動。
把想法變成行動,從小事開始優化
擁有這樣的意識轉變,我們已經在去除受害者心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為了把想法落地,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採取行動。這裡的行動,不是馬上去乾一件大事,而是先從觀察自己的受害者心態開始,並從小事上設計行動、持續優化。
觀察自己:什麼時候最容易推卸責任?
心智的配置與提升,需要建立在客觀認知上,去除受害者心態也是。我們不應該也沒必要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而是要清醒地觀察自己在哪些事情上,容易把責任推給外人、外事、外物。
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方便大家觀察記錄。
•固定時段做記錄:觀察本身不用花太多時間,但要形成固定的習慣,例如早上或晚上睡前。
•對自己溫和、客觀:記錄時,不用太苛責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態,但也不能放任自己繼續這樣的心態。
•按週進行回顧,尋找自己的規律:記錄下來之後,不要只留在本子或電腦裡,而是要回顧總結,尋找自己在哪些方面容易將責任推出去的規律。
找到痛點,從小事開始行動
當找到推卸責任、不敢自我負責的發生規律之後,我們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採取行動精準克服自己在這些領域的負面心態。
這一步的關鍵,就是在每一件事情中,找到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例如,我們無法改變的是公司的升職標準和規律,但能改變的是自己如何透過學習和實踐達到這些標準。為了幫助大家將方法更好落地,這裡也分享幾個心得。
•找準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我們不可能突然擁有強大的人際圈,我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變得很有錢。我們要清楚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能力與資源,哪些事情可以被自己改變且對解決痛點是有用的。
•最開始的行動不用一蹴可幾:拿想升職來說,不用一上來就想做件什麼大事,讓老闆與同事刮目相看。相反,可以先從謙虛地了解老闆到底是怎麼看自己的開始。
•先別急著看最終結果:不用急或指望用一個小行動改變整件事,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這一小行動是否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內起了作用。
總結來說,我們認為最有效的改變,是用客觀、溫和但持續、較小的行動,來調整自己已經累積多年的受害者心態。
專注在正面影響力上
史蒂芬‧柯維的理念,其中有一個心智模式產生的正面影響一直持續至今,那就是焦慮圈與影響力圈。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心智模式。
•我們的精力,一般只會被分配到「焦慮圈」與「影響力圈」兩部分。
•「#影響力圈」是能持續滋養自己、鼓勵自己,能讓人感受到成就感、確定感、幸福感的事,它更多源於自己的內心,比如,做得很成功且被領導肯定的專案、掌握的某一個技能、自己掌控的投資報酬率、一件越穿越好看的衣服,以及身邊越來越多理解、賞識自己的同事與朋友等。
•「#焦慮圈」通常是牽扯精力、偏負面的事,它來自外部,工作累、加班多、物價漲、穿著不好看的衣服、背著過時的名牌包、沒完沒了的娛樂八卦、討人厭的上司……都算是「焦慮圈」。
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引導自己,那麼,我們就會不自覺地關注讓人焦慮的事,直至被焦慮牽著鼻子走。生活中的累,說到底,就是因為忙碌,但精力都消耗在「焦慮圈」中,最後身心疲憊,空虛孤獨。
反之,如果有意識地引導自己專注於「影響力圈」裡的事,你對自己生活與工作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日子過得越來越平和、精緻,在職場上的發展潛力也會越來越好。同時,因為「影響力圈」變得越來越大,你的「焦慮圈」就會越來越小。喜樂平和,自然而然就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如果用這個思路來觀察「#受害者心態」或「#習得無助感」的種種行為,你會發現它們大部分都掉進了焦慮圈:焦慮圈越來越大,導致自己能掌握的部分越來越少。反過來,如果你觀察自己做成的事情,或在某些非常有自信的領域,你都肯定經歷過一個自信與掌控感不斷累積的過程。
之所以為大家介紹這個模式,就是想讓大家基於前面兩步,慢慢把各種小行動加總起來,整體上為自己營造一種氛圍:我有自由也有能力提升對自己的影響力與掌控感——而這個心態,對解決生活或事業中的大問題至關重要。
這些分享,既是我們自己在生活、工作上實踐後的心得總結,也體現著存在主義哲學與心理學的許多科學規律。希望這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也期待我們一起靠自己強大的內心與外在的務實行動,培養出面對困境與挑戰的陽光心態與自我擔當。
作者:文婭、仲佳偉著
來源: 《韌性成長:終身進益的16心智升級模型》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圖: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