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自愛能力,你才能享受愛情
把那些附加的功能從愛情上撤走,能拯救人生的不在別人,只有自己。
戀愛中的分手、不愛是一件發生頻率非常高的事情,但是似乎也是一件讓人感到很害怕的事情,甚至很痛苦的事情。
尤其對於一些人來說,分手、戀情的終結對她們造成的傷害似乎總是比別人重,以至於有些人深陷在這種痛苦中好幾年走不出來,甚至終生走不出來——陷入到拒絕再戀愛的冷漠裡,再難敞開心扉,還有的人為情自殺。
也有的人陷入戀愛—受傷—戀愛—受傷的死循環,每一次都痛的死去活來,總之,他們總是在「為愛受苦」。
我的朋友曾雪就面臨著這樣的處境,這麼多年來,曾雪似乎總是在「為愛受苦」,情感之路一直不順,總是在不停的陷入戀愛—受傷—戀愛—受傷的死循環。
而每次失戀,對她造成的打擊都是很大的,以至於幾年前一次打擊,曾雪說:「我再也不想戀愛了,太痛了。」
心如死灰的曾雪皈依了基督教,從此只愛上帝。
做為一個諮詢師我很理解曾雪,在那種破碎的邊緣,或許唯有上帝可以全身心的醫治她絕望的心,當然在此之後的歲月里,曾雪也接受了很長時間的心理諮詢,現在她已經可以慢慢的看到自己以前的那種模式,舊的自我褪去,新的自我長出來。
在諮詢室中,像曾雪這樣因為感情問題受傷的來訪者不在少數,每次分手或者戀愛終止,都能給這些人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以至於他們靠自己的力量似乎很難擺脫這種痛苦。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為什麼對於一些人來說,分手或感情終結對一些人會造成如此大的痛苦?而對另一些人似乎影響並不大?(可能也會經過一段低潮抑鬱期,但在時間和程度上完全達不到前一種那種程度)
導致這兩種人不同反應的最大根源在於,戀愛對於這兩種人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對於前者來說,戀愛對他們具有功能上的意義:這種意義就是證明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他們特別需要被愛,如果一旦不被愛,就會引發他們潛意識裡的「不被愛」的創傷。所以,對這種人來說,戀愛等於被愛,等於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那如果被愛一旦消失,就意味著自己沒有被愛的價值了一樣,附著在被愛之上的自我也就一併受到重創,就會引發巨大的傷害。
對於後者來說,他們在戀愛上附有的其他意義很少,戀愛就是看看相處看合不合適,舒不舒服,快不快樂,如果不快樂不舒服,那就終結,如果快樂舒服,那就繼續。而沒有附帶很多我是否值得愛,他到底有多愛我,愛情到底存在嗎,這樣的問題。
他們有自愛的能力,比起依賴別人,他們更依賴自己,所以他們更會照顧自己,愛自己,這樣即便別人的愛撤退了,他們依然有自己的愛做支撐,雖然會難受,但不至於會自我坍塌破碎。
看上去是很簡單的兩種區分,就是有無自愛能力。但可能牽扯到心理發育或者心智發育的不同階段。
對於沒有發展出自愛能力的個體來說,他們不具備處理親密關係的破碎帶來的衝擊的能力。
其實絕大多數像曾雪一樣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每次失戀讓她們如此痛苦的並非是對方那個具體的人,而是她們對所謂的「愛情幻滅」這件事痛苦。
而愛情幻滅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們總是把愛情理想化或者把戀愛的對象理想化,之所以要把愛情或戀愛的對方理想化,是因為他們需要藉助理想化這面鏡子滿足早年缺失的「全能自戀」,即把你理想化,也就等同於把我理想化,如果你是理想化的,那麼我也是理想化的。
處於此種狀態的人在戀愛中並不關注對方真實的一切,他們只關注對方是不是愛我,有多愛我,只要他愛我,似乎我就是無比好的。而並不關注對方的感受,對方跟我在一起是不是合適,他們不具備判斷對方一些行為背後動機的能力。
此時,對方的行為似乎只有兩種含義:
愛我——我是好的
不愛我——我是不好的
也就是此種狀態的人會根據對方對我的表現來確認「自我」的好壞。他們沒有從自身出發的可以支撐起自己的「自我」的能力,由此構建了一種在自我上完全依賴對方的關係。
那麼,當關係破裂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自我坍塌了。這時,他們就會體驗到巨大的幻滅和傷害。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經過一個「全能自戀」的階段,全能自戀既是對於父母的全能誇大,也是對於自我的全能誇大,這時我們會有誇大的自我和理想化的自我,也有對別人的全能誇大。
但在逐漸的成長中,這種「全能自戀」會不斷受到挑戰,嬰兒會不斷面對現實中出現的挫折。
如果這些挫折的程度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嬰兒就能逐漸從「全能自戀」中擺脫出來,逐漸接納現實,接納現實的不完美,而逐漸發展出應對現實的能力和內聚性的自我。
這種應對現實的能力和內聚性的自我可能包括自我陪伴能力、自我安撫能力,自我肯定能力。
有了這種能力和自我,一個人開始擺脫完全依賴外界去滿足自己的模式,並學會了自我照顧,自我關懷,也就是自愛。
但在一些情況下,很多人在早年發育的「全能自戀」階段,經受的挫折太大——養育者或環境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抱持和共情,以至於嬰兒沒有能力從「全能自戀」的階段中出來。
他的心理發展就會持續的固著在這個階段,停留在全能幻想里,所以在戀愛的時候,會繼續的把這種幻想投射到戀愛的對象身上,以此繼續心理上固著的「全能自戀」階段。
一句話,此時戀人愛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理想媽媽」的味道,當事人正試圖從「理想媽媽」這塊鏡子裡獲得自己缺失的肯定、關注和認可,來修復早年的缺失——我是好的,我值得被愛。
但如果戀情一旦終止,就意味著幻想的破滅,鏡子破碎。
由此,可以說,自愛的能力正是為了應對現實的不完美和適度的挫折產生的,但是在心理發育中遭受嚴重心理挫折的人,會影響他們自愛能力的發展,從而導致幻想的固著。
而那些在戀愛中總是受傷嚴重的人,正是一次次被他們自己的幻想傷害。
嚴重缺愛的人和不缺愛的人,最大的區別是自愛能力的差別,正是因為缺乏自愛的能力,才表現為前者好像在到處找愛,因為他們認為愛就意味著被愛,只有被愛了,自己才能得到愛。
而後者能夠真實的活在現實中,遊刃有餘的處理自己的感情。
缺乏自愛的背後,是一個人自我認可和自我肯定能力的缺乏,也就是沒有解決「我到底好不好」「我值不值得愛」這個問題,而這種缺乏,又影響了隨後需要發展的自我陪伴、自我安撫、自我支持的能力。
而這種自我陪伴、自我安撫,自我支持的能力其實在戀愛中是一種可以起到「自我保護」作用的能力。
也可以說,沒有發展出自我陪伴、自我安撫和自我支持能力的人,就好比裸露的人直接暴露在不安全的環境(不完美的現實)中,那麼戀愛對他們來說,就極容易帶來創傷。
缺愛的人雖然很渴望愛,但他們只是渴望被愛,他們實際上很難給出別人真正的愛,因為一個嚴重缺愛的人,此時還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關注別人,關注別人的感受,具有給出別人愛的能力。
所以一旦失戀,他們就會過度沉浸於「你為什麼不愛我」「我不夠好」「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愛」等負面情緒裡,這實際上是對於早年養育者的憤怒和抱怨,因為在這種憤怒、哀傷和抱怨裡,做為戀愛對象的需求是不被關注的。
因為如果真愛一個人,應該是想讓他好才對,但是在缺愛的人那裡,他們想要的只是想要我好。
很多痴纏型的關係,看上去當事人無比痴情,但實際上他們解決的也只是自己的需要,並非多麼愛別人,替別人著想,他們只是需要藉助一個人在解決自己早年跟父母之間愛恨糾纏的關係,或者說自己跟自己之間的理不清的關係。
這裡面有很多的情緒需要被清理,很多的情結需要被看見,很多不敢面對的真相需要去面對。
越嚴重缺愛的人,越執著於向外索取,但這可能會於事無補,甚至可能會讓你更加傷痕累累,像我的朋友曾雪,越愛越受傷,越愛越絕望。
此時像這種境況的人,可能最需要做的是去梳理你的成長經歷,修復自己早年的心理缺失,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定的自愛能力。
或許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從一種愛情幻想中走出來,由此,你才能發展出自愛的能力,而當你發展出自愛的能力,你才能更好的享受愛情。
這真是一個非常大的悖論,當你識破一件事情的假象,你才能真正享受它。但也許這也就是很多宗教揭示的真理,打開《聖經》,經書上如此描述愛情:愛如捕風。
所以把那些附加的功能從愛情上撤走,能拯救人生的不在別人,只有自己。
作者簡介:達芙妮,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心理專欄作家,青年詩人和小說家,人道主義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