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態:是潛意識裏對自己的放棄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們的困擾算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追求美滿的關係、愉快的生活。可往往求而不得。
我們經常會無意識的毀掉自己的幸福,毀掉自己的親密關係,我們會對著親密的人大喊:這都是你的錯!也會一股腦的將問題和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將自己包裝成一個十足的「受害者」。
受害者心態就是最毀滅幸福、破壞關係的心態。
您有受害者心態嗎?
1
受害者心態是什麼
受害者心態:是一種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認為自己在生活裡處處遭受著不公平對待,而自己對此根本無力控制。
在這個狀態之下,我們會認為自己很可憐,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反對你,每個人都對你不夠好,覺得自己時時陷在困境與被傷害的感覺里。我們無法也不能採取行動,只能悲傷與自憐。
我們在這裏提到的受害者心態,不是家庭暴力、職場性騷擾、或是巨大災難的真正受害者的心理狀態,只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防禦機制,這種將一切不快樂不幸福歸咎於外人的方式,使自己短暫的獲得了同情、安慰甚至照顧。
實際上,卻是內在自我的匱乏與人生掌控能力的喪失。
因為不是我的責任,我是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因此我無法做出任何讓自己更好的改變。
花園裏奔跑著的孩童,在他摔倒的第一時間裏,總是驚訝或好奇,他們抬起頭來確認有大人在身邊,然後放聲大哭。這時候親密養育者會將孩子抱起,給予撫慰和親吻。
再小的孩子也知道,受傷是獲得額外關愛的機會:我受傷了,你要為我難過,你必須做點什麼來補償我。
在幼兒園裏,一旦有人傷害我們,老師就會讓那個人向我們道歉。
遭受痛苦或是不道德、不公平的待遇時,應該而且必須被糾正,這是我們從小就根深蒂固的觀念。
人們在幼年時不自覺習得“讓自身獲得好處“的這些觀念,它所帶來的行為模式也伴隨著我們成長。
成年之後,不再有權威人士出手相助,若不能對尋求公平和保護的自憐情緒加以有效的控制,就會演變成受害者心態。
大家身邊都會存在這樣的人:
常常抱怨老闆不能慧眼識英才,導致他在工作里無法發揮全部才能獲得晉升;
抱怨伴侶不夠體貼入微,總是忽略他在生活裡細微的情緒體驗;
抱怨兒女不夠聽話,時時頂撞自己;
抱怨周遭的朋友不耐心聆聽自己的傾訴;
甚至抱怨馬路上一輛隨便超過他的車,或是一個看起來不那麼友好的陌生人。
這種將快樂依附在他人身上。
最常見的就是親密關係裡的過度依賴。
如果你愛我,就有陪伴我、對我好、保護我不受任何傷害的責任。
許多善良的人會盡力幫助一個他們愛著的受害者。
但是這種幫助與關心,往往不會持續很久,受害者心態導致我們所需要的關懷是一個無底洞,會消磨掉心底的愛,人們最終會感到厭倦,慢慢地離開。
5
受害者心態是潛意識裏對自己的放棄
受害意味著無需負責。受害者無須為自己的現狀負責,也無須為自己承擔責任。
一個帶有受害者心態的人會相信他的人生已經不能被自己的努力改變,他會責怪任何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只有他自己完全免於責難。
一個人一旦相信自己是受害者,可能一輩子都陷入這種情緒的泥淖中:
不負責、不行動,也因此錯失任何讓自己更好的改變。
這種看起來能夠使人獲得更多情感關注的心態,實際上隱含著對人生的全盤放棄。
5
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人可以為另一個人的生命負責,也沒有人可以代替另一個人而活。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明白:不管我們之前受了多少的苦、受到了多麼不公平的待遇,都沒有人會替我們的生命與痛苦負責。唯一能為我們生命負責的,只有我們自己。
痛苦還是快樂,都是自己的選擇,和任何人無關。
沒有任何人因為任何一件事情而欠我們一個道歉,倘若有人向我們道歉,那的確很好,但也改變不了任何事情。道歉無法讓行為逆轉或是彌補傷害,它們只是聽起來比較悅耳罷了。
假使有人無限度的包容我們愛我們,用心使我們快樂,這當然是件美事。如果沒有,也沒什麼可怨恨。
愛自己,努力使自己快樂。
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負起責任,就算錯在他人也要對自己負責。
負責真正的意思是:我們不逆來順受,而是修整好我們自己,向前進,繼續生活。
即使我們是一名受害者,我們也必須讓自己永遠不要成為一名受害者。
因為,在我們等著某個人來糾正錯誤的時候,人生已經往前滾動,不再等你了。
停留在原地等待著或者期待著別人為自己負責,或者把自己的問題全部推卸出去——都不會讓我們真正的幸福起來,反而,會越來越不幸。
人生這條路很長,蹲久了,可以嘗試站起來,自己走走,您會發現,感覺也不錯。
除了我們自己,沒人該對我們心裏被傷害的感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