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SPpop Holistic Healing Solutions
療癒故事,  心理

性成癮:你缺的是「性」還是「愛」?

性成癮者從性中拿回控制自我的權力,才能感受到他人的愛,也證明自己還有人陪伴、還有人要。透過身體的接觸、氣味的渲染、文化賦予的標籤,性行為成為一種「我好像還是完整的」的鐵證。

性成癮:你缺的是「性」還是「愛」?

心理諮商的過程中,不論單獨前來或伴侶夫妻一起前來,當談到無法擁有性行為或性行為不滿足時,一部分是生理上的器官障礙,但更大一部分是原本的自我受傷了,累積許多複雜的情緒後,才在兩人的性生活中冒出來。簡單地說,他們缺乏的是愛,才讓彼此在心中不滿,而不是性。

這個情況總是遍布在社會文化中。男性通常不被允許表達情緒需求,因為會被認為是脆弱的、陰柔的、沒擔當的,可能會遭來責備,或曾經嚴重挨打。所以當他有心理需求,也許是沒有受到重視、受傷了不敢說、承擔高壓又沒有宣洩的管道,這份心理需求就容易轉移到強烈的外在行為來處理,最極端的就是性與暴力。而性又是社會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尤其是男性的性濫交被賦予一種文化特權,在某些同儕團體中甚至會得到稱讚。

當他發現用身體來宣洩心理需求,竟然還被誇很厲害、有男子氣概時,更強化了這個行為的可行性,卻同時削弱了表達情感的必要性。於是不願也不用處理心理問題,持續透過性來宣洩。但這終究會造成伴侶的不滿,因為溝通相處的問題沒有解決,這段關係愈來愈卡住。他反而更需要透過性行為來緩解,形成惡性循環。

相反的,女性表達出脆弱是被社會接受的,如果被形容為敏感的、柔弱的、沒安全感的,在華人文化中莫名的合理,所以她的情緒能夠宣洩出來。這些都是一種文化刻板印象,但當多數人認同了刻板印象,就會照著文化劇本演出「應該」要有的特定行為,潛意識中也循著特定的思考路徑。

因此,許多人的觀念仍停留在女性提出性需求是羞愧的、骯髒的,即使心底不這麼想,但總是會從輿論思維和報導邏輯中感受到一股對此的攻擊性。女性的生理需求不斷被禁錮,無法開誠布公地表達,那怎麼辦呢?女性反而會用心理需求的黏膩讓對方帶出她的生理需求,但伴侶未必能夠了解。即使在一段交往許久的關係,部分女性仍然不易表達。而總算鼓起勇氣求歡卻被拒絕,她更強烈感到:「你連做愛都不想要了,是不是不愛我了?」

不論任何性別,如果無法自然表達生理需求或心理需求的任一邊,就需要被另一邊代償。而代償的結果,容易變成一邊過輕,一邊過重。伴侶關係中,感到過輕的人覺得被忽略而求向他處,感到過重的人則覺得壓力大而想離開。

兩個人永遠擦身而過。

當「性」變成對抗自卑的一種手段

性成癮與愛情成癮、浪漫成癮類似,只不過這個需求從內在轉為外在。

自卑產生的性成癮者採取一種折衷的態度:「我們的關係僅止於身體。」他給自己的愛很少,覺得自己不配,此時就需要一份他人的愛來支持他。所以,他愈自卑,就愈需要找人發生性行為來證明:「我是可以被愛的。」

但每當性行為結束,就更自卑於需要透過這種方式獲得愛,也無法向人談起這件事,難以發展健康坦誠的關係。尤其是因為對方的權勢、金錢、地位而發生的性行為,雖然可能是成癮者主動提出,但他有一種「不想要卻又得透過性來證明自己」的思維,容易在完事後產生一股自我毀滅的羞愧感。

這類型的逃避者經常在交友軟體上放著誘惑的性感照片,這是他唯一知道能夠讓別人喜歡自己的方法。但同時,又希望別人不要被外表或身材給吸引,每當有人上鉤都會令他失望。他在潛意識中設下一道道關卡,需要對方先跨越這個障礙,才能得到自己的愛。他希望交到所謂純潔的朋友,好像那才代表自己真的被愛了。

對他來說,感情永遠令人失望,因為他用了讓自己失望的方法卻沒有發現。你可能會覺得很奇妙,他怎麼可能沒有發現?因為這是他最熟悉,也最擅長,就算看見也會視而不見的唯一方法。

對很多人來說,身體是心理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對方不想和自己做愛,就好像整個人被拒絕。反過來說,有人願意和自己做愛,允許碰觸與被碰觸到最私密的部分,代表還有人願意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這種身體的碰觸反映孩童時期的願望,他需要拍拍身體安撫心靈,卻被用「大人」的方式處理,因此永遠無法滿足內在小孩的真實需求。

性絕對不只是性,至少不是單純的生理需求和滿足,它混雜著各種心理因素,包含情感的滿足與失落、情緒的興奮與無奈、權力的掌握與失控、自我的否定與認同、生而為人的獨立與分離等。心理因素占據比生理因素更大的比例,只是我們是否知道此刻的自己是因為內在趨力而產生表層的「性」。這也是心理治療的祖師爺佛洛依德不斷強調,不要拋棄性理論的原因之一。

性總是變成自我價值的展現。尤其在高度自卑的人身上可以見到性變成一種成就的證明:「我能夠給你快感」是「我還有能力給予」的潛臺詞。

尤其是男性,在華人文化中需要扛起「給予」的角色,在父權主義下有權力地位才具有存在感。所以在性愛中不斷確認對方是否滿足,甚至在做愛時間、生殖器大小、伴侶數量「比輸贏」,各方面都在說著「我是個有能者」,尤其愈傳統且脆弱的男性愈需要在這方面較勁,因為這底下說著:「倘若無法成為成功的男人,至少我還是個男人。」因為被認定是「男人」,就好像還有得拚,可以避免承認失敗帶來的痛苦。

反過來說,女性也可能把性當作一種證明,證明自己是有魅力的、還有人要的。但換來的大多是更為空虛和自卑的感受,因為當意識到這份魅力是建築在表層的性愛時,一方面暫時緩解不被愛的想法,另一方面卻感到內在需求沒有被滿足。倘若她只知道用性來留住對方,且要保持文化期待的「順服乖巧」,則會加重自卑脆弱的感受,反而更需要用做愛來確認愛還存在。這種自我強迫的性行為讓女性貶低自己、厭惡自己,甚至傷害自己。

在非傳統性別角色的詮釋中,倘若有著高度匱乏感,那麼性同樣意味著一方透過給予來感到被接受,另一方則透過接受來給予,都是渴望愛的一種補償。

停止透過「性」逃避感情問題

伴侶間有性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當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嚴重干擾到工作與人際狀況,甚至沒有做愛就感受不到伴侶的愛,那就是個問題了。

當性成為一種舒緩情緒的手段,就會不停想著如何才有做愛的機會、如何獲得更強烈的興奮感。一方面是因為性行為能讓身體從緊繃轉為放鬆。另一方面,若沒有身體的接觸或性方面的刺激(文字、語音),無法掩蓋內心深處的痛苦:可能是被貶低的平淡生活、無從宣洩的壓抑情緒、難以撫平的情感創傷。

性成癮者從性中拿回控制自我的權力,才能感受到他人的愛,也證明自己還有人陪伴、還有人要。透過身體的接觸、氣味的渲染、文化賦予的標籤,性行為成為一種「我好像還是完整的」的鐵證。

但也因為把大量精力都放在性,透過性來逃避真正的問題,讓伴侶總是有被忽略的感受。而且,逃避者所忽略的問題往往自認難以解決,因為他從來沒有學到如何適當地處理感情問題。而當性愛帶來的興奮感退去,那股壓藏在心中的無力感再次湧上心頭,這種反噬的感覺會令他感到自我厭惡,他知道這不是好方法,卻只能持續使用。

在性成癮的伴侶關係中,性是逃避者用來愛人的方式,身體接觸則是讓他感到被愛的時刻。透過性高潮得到的愛,像是賦予這段感情真正的價值。許多情侶遇到溝通困境,或覺得關係了無新意,會透過更刺激的性愛手段來解除感情難關。尤其高潮過後,彷彿在宣示:「我們這麼合,只有我們才能讓彼此快樂,其他問題都不重要了。」性行為像是證明兩人的關係沒有問題,說著「你還是我的」「我有能力讓你愛我」。

性高潮的確能釋放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兩人完事後能放下原有的緊張感,稍微能溝通。但有溝通困難的伴侶,高潮後反而讓問題得到不用處理的機會。下次吵架又繼續用性來解決,直到最後做任何事情再也拖延不了無法溝通的困境,於是分手。有時還會困惑:「為什麼相處得那麼好,只因為對方忘記關燈就大吵到拒絕聯絡?」

但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在乎的從來不是對方有沒有關燈,而是身處黑暗時對方是否願意替自己點燈。

逃避者在關係中不願處理爭吵困境、難以面對情緒,若要追本溯源來治療,這個源頭總是來自童年,一個令人想要掙脫、感到情緒窒息的童年。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遠流出版

作者:莊博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文章來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