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pop Holistic Healing Solutions
療癒故事,  心理

解開受害者的心態-專注於不滿可能會使我們感到衰弱;社會科學指出了更好的方法

快速:以 1(“根本不是我”)到 5(“這就是我”)的等級來評價您對以下問題的同意程度:

  • 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傷害我的人承認對我的不公正。
  • 我認為與其他人對待我的方式相比,我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更加認真和道德。
  • 當與我親近的人因我的行為而感到受傷時,我必須聲明正義站在我這一邊,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 我很難停止思考別人對我所做的不公正。

如果您在所有這些問題上得分都很高(4 或 5),您可能有心理學家認定的“人際關係受害傾向”。

 

社會生活充滿了曖昧。約會對象並不總是回复我們的訊息,當我們對其他人微笑時,朋友並不總是對我們微笑,看到陌生人看到我們的時候有時臉上會露出不安的表情…..。

問題是:

我們如何解釋這些情況?

我們是把每件事都當成個人,還是我們認為更有可能是您的朋友只是度過了糟糕的一天,我們的新約會對象仍然對我們很感興趣,但想裝得很酷,街上的陌生人對某事很生氣,但沒有甚至沒有注意到您就在那裡?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傾向於相對輕鬆地克服社交模棱兩可的情況——調節自己的情緒並承認社交模棱兩可是社交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有些人傾向於將自己視為永遠的受害者。

Rahav Gabay 和她的同事將這種人際受害者傾向定義為

“一種持續的感覺,即自我是受害者,這種感覺普遍存在於多種關係中。因此,受害成為個人身份的核心部分。”

那些有永久受害者心態的人往往有一個“外部控制點”;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完全受制於自己以外的力量,如命運、運氣或他人的憐憫。

基於臨床觀察和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人際受害傾向包括四個主要維度:

(a)不斷尋求對自己受害的認可,

(b)道德精英主義,

(c)對他人的痛苦和苦難缺乏同理心。

(d) 經常反思過去的受害情況。

重要的是要指出,研究人員並不將經歷創傷和受害等同於擁有受害心態。

他們指出,受害心態可以在不經歷嚴重創傷或受害的情況下發展。

反之亦然,經歷嚴重的創傷或受害並不一定意味著某人會形成受害心態。

然而,受害心態和受害確實具有某些心理過程和後果。

此外,雖然他們確定的受害者心態的四個特徵是在個人層面進行的,並不一定適用於群體層面。

排除了這些因素後,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永久受害者心態的主要特徵。

 

#受害者心態

不斷尋求承認自己的受害者身份。

那些在這個維度上得分高的人永遠需要承認他們的痛苦。

一般來說,這是對創傷的正常心理反應。

經歷創傷往往會“打破我們對世界作為一個公正和道德的地方的假設”。

承認自己是受害者是對創傷的正常反應,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建立對我們認為世界是一個公平公正的生活場所的信心。

此外,受害者希望加害者為自己的不法行為承擔責任並表達內疚感是正常的。

創傷的驗證對於創傷和受害的治療恢復很重要

#道德精英主義的感覺。

在這個維度上得分高的人認為自己擁有完美的道德,並認為其他人都是不道德的。

道德精英主義可以通過指責他人不道德、不公平或自私來控制他人,同時將自己視為至高無上的道德和倫理。

道德精英主義經常發展為一種防禦機制,以抵禦深刻的痛苦情緒,並作為一種保持積極自我形象的方式。

結果,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傾向於否認自己的攻擊性和破壞性衝動,並將其投射到他人身上。

“其他人”被認為具有威脅性,而自我被認為是受迫害、脆弱和道德優越的。

雖然將世界劃分為“聖人”與“純粹邪惡”的人可能會保護自己免受痛苦和對自我形象的損害,但它最終會阻礙自我成長和發展,並忽略了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能力以及它的所有復雜性。

#對他人的痛苦和苦難缺乏同理心。

在這個維度上得分高的人如此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受害者,以至於他們對他人的痛苦和苦難視而不見。

研究表明,剛受過委屈或想起自己受委屈的人會覺得自己有權表現得咄咄逼人、自私自利,無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爭取更多,而留給他人的更少。

這些人可能覺得他們已經受夠了痛苦,因此他們不再覺得有義務關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難。

結果,他們放棄了幫助那些被認為在他們的群體之外的人的機會。

在群體層面,研究表明,增加對群體內受害的關注會降低對對手以及對無相關人的同情。

甚至只是受害者的啟動也被證明會增加持續的衝突,受害者心態會導致對對手的同情水平降低,人們更願意為當前的傷害接受較少的集體內疚。

事實上,關於“競爭性受害”的研究表明,捲入暴力衝突的群體成員傾向於將他們的受害視為排他性的,並且傾向於最小化、貶低或完全否認對手的痛苦和苦難。

一個完全專注於自己的痛苦的群體會發展出心理學家所說的“受害者的利己主義”,即無法從敵對群體的角度看待事物,無法或不願同情他人的痛苦,並且不願為自己團體造成的傷害承擔任何責任

#經常反思過去的受害情況。

在這個維度上得分高的人不斷地思考和談論他們的人際犯罪及其原因和後果,而不是思考或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

這可能包括以過去犯罪的經驗預期未來犯罪。

研究表明,受害者傾向於沉思他們的人際犯罪,這種沉思通過增加尋求報復的動力而降低了寬恕的動機。

在群體分析層面上,受害群體往往會經常反思他們的創傷事件。

心態的後果

在人際衝突中,我們每一人都有保持積極道德自我形象的動力。

結果,不同的當事人很可能創造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主觀現實。

加害者傾向於淡化加害行為的嚴重性,

而受害者則傾向於認為加害者的動機是武斷的、毫無意義的、不道德的和更嚴重的。

因此,作為受害者或加害者的心態對人們感知與記憶情況的方式具有根本性的影響。

解釋、歸因和記憶偏見這三種主要的認知偏見,表徵了人際受害者的傾向。

所有這三種偏見都導致缺乏寬恕他人感知到的加害行為的意願。

讓我們更深入地研究這些偏見。

#解讀偏差

第一個解釋偏差有關於對社會情況的感知冒犯性。

研究發現,人際受害傾向較高的人認為低嚴重性犯罪(例如,缺乏幫助)和高嚴重性犯罪(例如,對正直和個性的冒犯性陳述)都更為嚴重。

第二種解讀偏差涉及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對傷害的預期。

研究人員發現,人際交往受害傾向更大的人更有可能認為,在他們與陌生人真正見面認識之前,就會表現出陌生人會更少的考慮和幫助他們的意願。

傷害行為的歸因

那些有人際關係受害傾向的人也更有可能將加害者者的負面意圖歸咎於加害者,也更有可能在傷害事件後感受到更大強度和加長持續負面情緒的時間。

這些發現表明人們發現互動傷害的程度與他們認為傷害行為是故意的有關。

與人際受害傾向得分較低的人相比,具有人際受害傾向的人可能會更強烈地經歷犯罪,因為他們將更多的惡意意圖歸咎於加害者。

這種偏見也被發現存在於集體層面。

社會心理學家 Noa Schori-Eyal發現,那些在“永久群體受害取向”量表上得分較高的人——衡量一個人的群體在不同的時間段內不斷受到不同敵人的加害和迫害的信念——有更傾向於將外群體歸類為對內部群體懷有敵意,並對這種分類做出更快的反應(表明它更自動)。

在這個量表上得分高的人也更有可能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將惡意意圖歸因於群體外成員;當提醒人們歷史性的群體創傷時,他們更有可能將惡意意圖歸咎於外群體。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們的研究中進一步證明,僅僅因為某人受害並不意味著他們必須將自己視為受害者。

受害者心態與實際經歷集體和/或人際創傷不同,存在許多經歷過相同創傷但拒絕將自己視為永久的群體內受害者的人。

#記憶偏差

那些人際受害傾向更大的人也有更大的負面記憶偏差,回憶更多表示冒犯行為和傷害感覺的詞(例如,“背叛”、“憤怒”、“失望”),並更容易回憶負面情緒。人

際受害的傾向與積極的解釋、歸因或對積極情緒詞語的回憶無關,#這表明​​正是消極刺激激活了受害心態。

這些發現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即在不同的心理情況下反芻有助於增加對事件的負面回憶和認出。

在群體層面,群體可能會認可和記住對他們情緒影響最大的事件,包括內部群體受另一群體傷害的事件。

#饒恕

人際交往受害傾向高的人在受到攻擊後不太願意原諒他人,表達了更大的報復慾望而不是單純的迴避,實際上更有可能以報復的方式行事。

研究認為,對低迴避傾向的一種可能解釋可能是那些在人際受害傾向中得分高的人對認可的需求更高。

重要的是,這種影響是通過觀點採取來調節的,這與人際受害傾向呈現負面相關。

#心態的起源

受害者心態從何而來?

在個人層面上,許多不同的因素肯定會發揮作用,包括一個人過去的真實受害情況。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焦慮的依戀風格是人際受害者傾向的一個特別強烈的先決條件。

焦慮依戀的人往往依賴於他人的認可和持續的認可。他們不斷尋求安慰,源於對自己社會價值的懷疑。

這導致焦慮依附的個體以高度矛盾的方式看待他人。

一方面,焦慮依附的人會期待他人的拒絕。

另一方面,他們依賴他人來驗證他們的自尊和價值。

至於焦慮依戀與人際受害傾向之間的直接聯繫,研究人員指出,“從動機的角度來看,人際受害傾向似乎為焦慮依戀的個體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框架來構建他們與他人的不安全關係。包括獲得他們的關注、同情和評價,同時體驗困難的負面情緒,並在他們的關係中表達出來。”

在群體層面,社會化過程在集體受害關係發展中的潛在作用。

與任何其他人類信仰一樣,受害者的信仰是可以學習的。通過許多不同的渠道——例如教育、電視節目和社交媒體——群體可以了解到,受害可以作為一種權力遊戲加以利用,如果一方受害,攻擊性可以是合法和公平的。

人們可能會了解到,將受害心態內化可以賦予他們對他人的權力,並保護他們免受他們可能強加給被感知的外群體成員的任何圍攻和羞辱的後果。

#從受害到成長

事實是,我們生活在一種文化中,許多政治和文化團體和個人都強調他們的受害身份並參加“受害奧運會”。

這源於群體和個人享有幸福和滿足的權利。

“當這些權利感與個人層面的人際受害傾向相結合時,社會變革鬥爭更有可能採取攻擊性、貶低和居高臨下的形式。”

但事情是這樣的:如果社會化過程可以向個人灌輸一種受害者心態,那麼同樣的過程肯定會向人們灌輸一種個人成長心態。

如果我們都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們的創傷不必定義我們會怎麼樣?

是否有可能經歷過創傷並且使受害者身份不構成我們身份的核心?

這甚至是可能的從創傷中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利用我們在生活中的經驗,努力向處於類似情況的其他人灌輸希望和可能性?

如果我們都知道可以為一個內在擁有健康的自豪感而不會產生對外的仇恨會怎麼樣??

如果我們期待別人的善意,那麼我們自己的善意是值得的嗎?沒有人有權獲得任何東西,但我們都值得被視為人嗎?

這將是一個相當大的範疇轉變,但它與最新的社會科學相一致,它清楚地表明,#永久的受害者心態會導致我們帶著玫瑰色眼鏡看世界。

有了清晰的鏡頭,我們就可以看到,並非我們外群中的每個人都是邪惡的,也不是我們內群中的每個人都是聖人。我們都是人類,具有相同的潛在需求,即歸屬、被看見、被聽到和被感到重要。

盡可能清楚地看到現實是做出持久改變的重要一步,我相信沿著這條道路邁出的重要一步是擺脫永久的受害者心態,轉向更有成效、建設性、充滿希望和順從與他人建立積極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bit.ly/3vcHFoW

翻譯 by Aarti Borǰigin

免責聲明Disclaimer
本平台所提供草藥的神秘屬性僅出於歷史目的,不能保證結果。本平台上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視為醫學或法律建議。請負責任地使用草藥。諮詢你的醫生或專業人士你的健康狀況和使用草藥的補充劑。 草藥可能因採取了錯誤的條件而造成有害,過量使用,加上處方藥或酒精,或不知道的人使用他們在做什麼。 僅僅因為草藥是天然的,並不意味著它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