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被困在以心智為導向的靈性中嗎?
是的,頭腦是必要的。是的,邏輯很重要。
但是,當心智是我們用來駕馭生活的唯一力量時,我們會感到一種我們大多數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的深深不安感。
當思想主宰我們的生活時,所有的神秘和奇蹟都消失了。
我們傾向於將其他人、環境和我們自己分成整齊標記的盒子和概念。
頭腦占主導地位的人沒有辦法看到現實的本來面目,而是通過一個狹窄的鏡頭看到了所有的生活。
一切都是“好或壞”、“黑或白”、“好或壞”、“對或錯”、“有用或無用”等等。
由於這種僵化的思維,使我們變得憤怒、怨恨、懷疑、自私和恐懼。
不僅生活的複雜性和無限的神秘被壓縮成一口大小的“知識”,而且我們所有的其他感官都麻木了。
我們不再看到陽光的美麗,不再聽到孩子們純真的歡樂笑聲,不再感受到風吹過我們皮膚的輕聲細語,也不再品嚐大地的豐富。
當我們被思想支配時,我們的心就會變得封閉。
我們不再將其他人視為神性的迷人展現。
相反,我們將它們視為對我們的工作、安全、幸福或不穩定的自我身份的威脅。
我們再也無法在自己身上找到勇氣去敞開心扉,變得脆弱,因此,我們戴上了令我們窒息的可怕面具。
當我們的心關閉時,我們就不再真正體驗生活。
當我們的心關閉時,我們就在由思想創造的幻想黑暗泥潭中。
我們的心關閉的那一刻就是我們與我們的真實本性,我們的靈魂分離的那一刻。
當我們承諾敞開心扉的那一刻,就是我們開始真正的修行的那一刻。
#您被困在以心智為導向的靈性中嗎?
教育心智而不教育心靈,根本就不是教育。
——亞里士多德
不幸的事實是,如今大多數靈性修行都是以心智為導向的。
我們讀過或看過多少本書,專注於哲學化、理論化、解釋或詳細說明“改變你的生活”必須採取的某些步驟?
我相信如果一個人閱讀了那裡所有的精神建議,他們真的會發瘋。
有很多教義是基於我們“破碎”的前提,因此需要“修復”。
成為一個瘋狂的靈性追求者的潛力如此之大,他認為存在永遠錯誤的東西,或者必須學習或修復的東西。
有這麼多的建議,這麼多的程序,無窮無盡的哲學。
是的,很多這些知識、理論和哲學都是有幫助的。
有時,這些教義將我們帶到“下一個層次”。但總是,總是,總是,我們有一種想要更多的感覺。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我們仍然會覺得不知何故“匱乏”。我們仍然感到內心空虛。
我們都穿著這些知識……但我們無處可去。
所以我們再次繼續掉入學習的迴圈。
我們尋求更多的知識;下一個可能以某種方式“解放”我們的想法。
我們致力於我們的個性,我們致力於我們的恐懼,我們致力於我們的慾望,我們致力於成為優秀的冥想者,我們致力於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致力於我們的能量場……我們無休止地重複這些循環之中。
這裡缺少什麼?這裡有什麼問題?
我們被困在以心智為導向的靈性中。
當我們無意識地相信自由、目的或靈性啟蒙可以通過教義和概念以某種方式找到時,就會出現以心智為導向的靈性。
有一種不言而喻的假設,即你“知道”得越多,您就會越“開明”。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當我們越忘卻,我們知道的越多。
我們越是釋放思想的束縛,我們就會越接近我們的真實本性。
我們的真實本性怎麼能被限制在一個五步過程中?有限的心智如何理解永恆?
理論和哲學幫助我們擴展,但它們不幫助我們深化。
我們可以加深的唯一方法是通過心。
#為什麼敞開心扉是我們將經歷的最深成長的關鍵
有許多通往啟蒙的道路。一定要帶一顆心。——老子
理論和概念只會帶我們走到這麼遠:它們會指導我們並打開我們的思想,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和迷人的領域去探索,但它們永遠不會打開我們的心扉。
為了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我們必須進入我們的內心。
並且沒有任何“單一”的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打開我們的心將是親密的,是我們對自己獨一無二的需求。
在許多古老的傳統中,心象徵著通往靈魂的大門。因此,我們越練習敞開心扉,我們就越會越沉浸在無限的靈魂之水中。
與心理之旅不同,敞開心扉的情感之旅可能是極具對抗性的。
只有勇敢的冒險進入內心的水域。
有時這些水會被厚厚的冰層凍結。
其他時候,這些心之水可能是洶湧的,甚至是猛烈的和不可預測的。
儘管如此,有時心之水仍然靜止,死氣沉沉,但下面卻充滿了生氣。
但是,儘管心之旅可能是對抗性的,它會在我們內在打開我們從未知道存在的世界。
敞開心扉的回報是接觸到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愛本身。
我們越深入內心,我們就越會感覺到我們體內這種脈動的、壓倒性的強烈能量。
這種能量,這種愛,是我們靈魂的結構。這種能量是生命本身的源泉;永恆的感覺。
我們能想像進入我們內心無盡的愛之流會是什麼感覺嗎?
我們能想像如果我們能無條件地愛自己和他人,我們的生活會有多麼深刻的變化嗎?
我們能想像用我們內在的愛之源來治愈我們曾經經歷過和將要經歷的每一個痛苦來源會是什麼感覺嗎?
愛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我們稱之為愛的臨在、意識、Om、上帝、神聖、聖靈、真理、Spirit和其他一千個名字。
愛超越了思想及其控制和理解一切的需要。
當我們一點一點地敞開心扉時,我們會發現唯一真正的指引都在我們之內。
換句話說,我們的心確切地知道我們需要放手和愛什麼。
您可以嘗試以下一些令人振奮的做法:
練習 1 — #花時間在獨處和沈默中
騰出時間獨處。確保我們與所有形式的高科技用品(您的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等)以及其他人完全斷開連接。
孤獨為我們打開了聆聽內在自我的空間。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被不斷戲劇性的外部干擾所包圍,這些干擾將我們拉出內心的自我。
如果我們能留出時間安靜地坐著,我們將準備一個完善的環境來連接你的心。
起初,當我們對刺激上癮時,我們會感到無聊。然後,我們可能會感到害怕甚至悲傷。
孤獨是一個誠實的空間,我們的真實感受在這裡出現。
如果我們害怕自己或感到孤單不完整,這種感覺會首先表現出來。
但這是為自己內在騰出一個空間讓新的事物進來很好的練習。
練習2——#安慰自己
對自己說簡單和安慰的話可以幫助我們在痛苦中獲得支持。
請記住,我們的內在小孩居住在我們的心中。安慰天真的自己,就像您安慰一個害怕的孩子一樣。
說“沒關係”、“我和你在一起”、“你很堅強”、“我愛你”、“我在這裡”等關心的小句子,會鼓勵我們的心打開得更深.
練習 3——#允許自己去感受
當我們允許自己去感受我們內在的一切——無論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我們就是在允許自己成長。
敞開心扉就是要有勇氣面對並充分感受自己的情緒。
不幸的是,我們之所以與我們的心如此疏遠,首先是因為我們否認某些感覺。
當我們允許自己接近任何被我們鎖起來的東西時,我們就是在跳進我們的心之水。讓自己在精神上允許去感受會“加速”打開心的過程。
練習 4 – #與您的內在父親或母親連結
我們都有神聖的父親或母親在我們裡面。
當心開始打開時,這些力量就會出現,我們可以隨時呼喚我們內在父母。
不幸的是,我們中的許多人與父母有負面的連結,但我們內在父母與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完全不同。
內在父母是無條件的愛,支持,並與我們所有的痛苦同在。內在父母是我們內在小孩的監護人。
換句話說,我們曾經做過、說過或想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影響我們內在父母的愛。這種強大的愛被稱為無條件的愛。
以任何我們覺得最自然的方式呼喚我們的內在父母。例如,您可能喜歡祈禱、大聲說話、寫信、唱歌、跳舞或任何其他形式的邀請。
當我們的內在父母出現時,我們會感到一個溫暖的存在出現在我們的內心。
練習 5 — #呼吸到疼痛中
當我們練習敞開心扉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似乎自發實現的強烈感受。
當這些被壓抑的情緒出現時,感到害怕或不知所措是正常的,所以一定要用呼吸來讓自己接地。
對我們來說,立即將自己與任何情緒痛苦的源頭隔絕是很常見的,但敞開心扉就是要積極地感受這些情緒。
我們能感覺到這些情緒,並通過它們呼吸,這些情緒的擁擠能量就會消散。
結果將是一種內在寬敞和能量對齊的感覺。確保從下腹部呼吸,以確保正確接地。
練習 6——#運用禱告的力量
言語就是能量,當你說出一個意向祈禱時,我們會吸引到指導和支持。
向能與我們產生最強烈共鳴的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祈禱——無論是天、地、女神、生命、萬物之靈、上帝還是我們自己的靈魂。
祈禱本身會幫助我們敞開心扉。當我們謙虛真誠地尋求幫助時,我們會得到豐富的指導。
當我開始祈禱(並克服對它的偏見)時,我經歷了內在的巨大成長。
“Bobinsana,請幫助我敞開心扉,鼓起勇氣去感受我內心的一切。幫助我看看我一直鎖著什麼,這樣我就可以擺脫痛苦的負擔。願我的旅程加深,因為我學會了如何變得脆弱和接受自己的感受。”
練習 7——#擁抱不舒服的感覺
我們一開始就心塞的部分原因是我們非常討厭感到不舒服。
我們被教導說不舒服是“壞的”,必須服藥,殘忍地拆開或以某種方式麻木。
但事實是,任何讓我們感到不安的東西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無論我們對什麼做出反應,無論什麼觸發我們內心的情感痛苦或恐懼,都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然而,我們如此著迷於逃避這種不適,以至於我們從未看到它的本來面目。
擁抱不舒服的感覺更像是一種心態。
我們所談論的心態是變得接受而不是被動。
當我們接受時,我們就會敞開心扉,準備好去感受我們通常避免或否認的東西。
當我們反應靈敏時,我們會像受驚的孩子一樣不假思索地逃跑,還是像受傷的動物一樣做出反應。我們能看到區別麼?
敞開心扉就是要採用這種新的心態,但要以一種充滿愛心、自我關懷的方式去做。
練習 8 — #發現萬物之美
看到和欣賞美麗需要一顆開放的心,但它也需要我們放慢日常生活的節奏。
美無處不在:在其他人的臉上,在聲音、氣味、質地、動物、樹木、雲、食物、想法中,甚至在垃圾場、人行道和城市化城市等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如果我們能以每天在每一件事中發現美為目標,您不僅會驚嘆,還會重新愛上生活。
練習 9——#學習如何哭泣
通常,我們的情緒如此擁擠,以至於哭泣對我們來說是極其困難的。
當我們年紀越大,就越容易“忘記”如何真正哭泣。
我們的胃變硬,我們的喉嚨收縮,我們的身體變得僵硬。
當我們被悲傷或悲傷淹沒時,我們中的一些人會變得麻木或完全凍結。
為了學習如何再次哭泣,我們需要給自己一些隱私。
您可能喜歡看悲傷的電影或聽讓我們心動的音樂。如果您的身體緊張,試著按摩您的胃。
當我們與情緒僵硬作鬥爭時,當我們感到難過或有負擔時,試著哭出來。
請記住,哭泣是完全正常的,是我們需要尊重的事情。
我們中的許多人從小就被教導要以哭為恥,但作為成年人,我們現在可以重新編程這種破壞性的教導。
練習 10——#問問我們的心它需要什麼
我們太習慣於傾聽我們的想法,以至於忘記了關注我們內心的需求。
我們最後一次問我們的內心需要什麼才能感覺更好是什麼時候?
與頭腦不同,我們的心總是與我們分享誠實的答案。
有時這些誠實的答案很難面對,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害怕去面對自己的心。
安頓於心靈的銀舌幻想中要舒服得多。但心永遠不會掩蓋真相。
為了問我們的心需要什麼,我們需要保持沉默。
心常常被喧囂和以外部為中心的現代生活所淹沒。
您可以試著問:“我需要什麼?請告訴我”或“我怎樣才能感覺更好?”
無論什麼問題自然而然地提出來。
記住,我們內心的語言是複雜的。我們可能會通過身體的感覺、腦海中閃過的圖像、記憶、直覺或無聲的話語來得到答案。
通常,傾聽我們的內在聲音需要練習。但只要我們樂於接受,我們很快就會得到指導。
練習 11——#學習如何變得脆弱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害怕變得脆弱。
脆弱性意味著開放,而開放意味著將自己暴露在可能的攻擊之下。
對脆弱性的恐懼是古老的,並且根植於我們的 DNA 中。
畢竟,我們是“半個”動物,處於防御狀態有助於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生存。
問題是我們對他人過於防禦了。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是一個“半個”靈。
脆弱不能強求,必須輕輕哄。
我門越深入地敞開心扉,我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就越多。
但為了接受它們,我們必須在自己內心感到某種安全感。
唯一真正的安全,是我們心中的愛。
我們必須能夠看到,無論你冒什麼風險,不管別人怎麼看您,或者您的努力結果如何,我們仍然會尊重和關心自己。
為了讓我們真正徹底地練習敞開心扉,我們需要做好冒險的準備。
脆弱,與他人分享我們的情緒,跟隨我們的幸福,跟隨我們內在的指引,會讓我們的靈性成長到更深層次。
嘗試採取一些小步驟,讓我們對自己敞開心扉。例如,您可能喜歡在鏡子前不捂臉哭,或者學習如何自由地大笑。逐漸地,我們可以繼續與他人分享我們的感受並安全地承擔情感風險。
最後
意識到我們內心的批評者或評判者是如何使我們的心關閉的。
內心的批判者是恐懼的聲音,它告訴我們我們“看起來很愚蠢”,做錯了什麼,或者以某種方式自欺欺人。意識到這個聲音,並用愛對待它。
看看它是什麼:恐懼的孤獨聲音,為關注和愛而哭泣。
告訴我,您有沒有經歷過敞開心扉的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