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亞人格如何阻止我們自我實現
我們內心的聲音。它們總是不間斷、微妙且無時不在。
通常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內心的內部對話,自我對話就像我們腦海中破碎的唱片一樣重複播放。
然而,不幸的是,這種內部對話經常包含關於我們自己和我們的能力的自嘲和自我破壞的想法和信念。
因此,當我們嘗試創造性地自我實現時,我們中的許多人會感到麻木和憤怒,這並不奇怪。
如果沒有不斷的批評、絕望和擔憂的內部感嘆,我們似乎無法完成任何事情。
我們的日子充斥著諸如“我沒用”、“我不是為此而生”、“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等想法。
這使我們對自己感到筋疲力盡和失敗。
但我們並不是要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
這種疑神疑鬼、弄巧成拙的消極情緒究竟從何而來?
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更自我實現的生活?
四個亞人格
三年前,我在埃德蒙·伯恩 (Edmund Bourne) 關於焦慮和恐懼症的書中首次發現了四種亞人格的概念 。
那時我正在努力克服我認為是社交焦慮症的嚴重案例。
從那時起,我通過注意我消極的自我對話—
以及我們所有人不同程度存在的四種亞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這個問題。
這些亞人格是:
- 憂慮者
- 評論家
- 受害者
- 完美主義者
這四個亞人格共有的一件事是誘發焦慮的能力。
他們表達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發生的不同類型的消極對話。
他們如何削弱我們
以下是亞人格的列表。
想一想這個問題: 哪一個是你常發生的?
憂慮者
主要功能:促進焦慮和恐懼。
描述:憂慮者傾向於災難化並想像最糟糕的情況,從而加劇他們內心的焦慮、恐懼甚至恐慌發作。
他們往往總是處於緊張狀態,留意麻煩的跡象。
當這些麻煩的跡象出現時,擔心者往往會:
- 預測最壞的情況。
- 高估可怕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 幻想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災難。
關鍵表達:“如果……怎麼辦”
例子:典型的對話包括這樣的想法:“如果他們聽到我口吃,認為我是個白痴 – 並且不給我工作怎麼辦?!”,“如果他不給我打電話,我感到心煩意亂怎麼辦?心碎了?”,“如果我把我的作品公開展示,所有人都嘲笑我,認為我是個失敗者怎麼辦?”
評論家
主要功能:促進低自尊。
描述:評論家對自己極為挑剔。他們不斷地為自己察覺到的任何缺陷、局限或失敗而貶低自己。他們陷入了過分強調自己的弱點並過濾掉自己的優勢的心理陷阱。
關鍵表達:“你不能正確地做任何事情嗎?”,“你為什麼總是那樣做?”,“那很愚蠢!”,“你應該……”
例子:“我這本小說漏洞太多了,我真是個可憐的作家!”,“B+?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與_____相比,我是個軟弱的人。我應該更好。”
受害者
主要功能:促進抑鬱。
描述:這個亞人格會產生無助和絕望的感覺。正是你的那部分相信你有一個固有的缺陷,使你不配和無能。受害者告訴你什麼都不會改變,情況是不可逆轉和無法治癒的。受害者因此在他們自己和他們的目標之間設置了屏障和障礙,剝奪他們的自我滿足感。
關鍵表達:“我永遠不能……”、“我不能”。
示例:“現在這樣做太晚了……我太累了/老了/沒有實踐過/不熟練”,“我永遠無法加薪,所以嘗試有什麼意義?”,“我可以”不要那樣做——這對我來說太難了”。
完美主義者
主要功能:促進壓力和倦怠。
描述:完美主義者不斷推動自己做得更大更好,總是告訴自己他們做得不夠好。他們從外在成就中獲得自我價值,用他們“應該做”這個或“應該做那個”的口頭禪來驅動自己。當他們做不到符合他們高標準的事情時,他們就會不寬容和自嘲。完美主義者不原諒也不忘記,給自己製造了巨大的壓力和焦慮。
關鍵表達: “我必須”、“我應該”、“我必須”。
例子:“我應該有能力——我必須把這件事做好”、“我必須永遠無私和關懷”、“我應該在這次比賽是最好的——我必須做得好”。
如何釋放自己並找到自我實現
哪個亞人格在你身上占主導地位?可能是他們中的兩個平等存在 – 這是正常的。
作家雷·布拉德伯里 (Ray Bradbury) 在他的《寫作藝術中的禪》一書中所建議的那樣 :不要想——就去做!
這是一種不需要心理行動或分析的方法。
然而,有些人認為這種方法模棱兩可,至於它是如何完成的,無論是通過冥想還是其他一些自我約束的方法,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能力。
然而,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抵消我們亞人格的消極自我對話。
這些都伴隨著
1) 注意你的想法,
以及
2)用以下任何一個問題打斷你的想法:
1. 你客觀嗎?
2. 這總是正確的嗎?
3. 過去是這樣嗎?
4. 你是著眼大局還是只關注細節?
5. 這種情況發生的客觀概率是多少?為什麼?為什麼不?
7. 說實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為什麼這如此糟糕?你會如何處理這件事?
當我們試圖讓自己擺脫亞人格的毒害時,
目標是a) 挑戰,b) 尋找證據,以及c) 保持客觀的心態。
痛苦的最大創造者是主觀性。
一旦我們用這 7 個問題來挑戰我們的亞人格,你幾乎肯定會發現我們自我限制的談話在現實中是多麼的不真實。
文章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