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SPpop Holistic Healing Solutions
療癒故事,  心理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你是否遇過某類人一旦做錯事就會説“那個誰誰誰不也是這樣”,“你自己還不是一樣”,作弊被抓到開始就會說“一堆人作弊為什麼偏偏只抓我”,不遵守交通規則被抓到就說“又不是只有我超速”,外遇被抓到就說“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等等等等

一旦犯了錯,只要能夠拖其他人下水,且拉的地位越高或人數越多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越低

連你的小孩都這樣了,連哪位大人物都這樣,這樣的錯誤許多人都會犯,我只不過是個no body,犯點小錯有什麼關係?

這麼多人犯錯都沒怎樣,那為什麼我就不行?你之所以針對我,一定是因為你對我有偏見針對我。

《被批評的勇氣》 原篇名為〈責備:內疚感與羞愧感的必要性與破壞性〉提到的威脅僵化現象與認知失調

威脅僵化現象

即使是自己明顯犯了錯,我們都能想到辦法用其他理由或別人的責任當藉口,在第一時間否認自己的錯誤-都是因為你或是誰,我才這麼做。或把自己的錯歸咎給別人,你才給我這麼少的錢,我只能做到這樣的事

透過這種方式暗示他人「我沒錯」「跟我沒關係」「我造成的損害沒有你講得那麼嚴重」,甚至是在說「你才有錯,因為你認為我有錯」。

總是抱持著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人,

當我們急於告訴別人自己沒有錯時我們很難接納別人的觀點,也聽不進別人的話。這種頑固狀態被稱為「威脅僵化現象」,源自於我們害怕受到責備的原始恐懼。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不大可能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而會把重點放在自我防衛上,我們會憤怒並想著如何攻擊與報復。歪曲不服氣的嘴臉彷彿在告訴別人,如果你們繼續指責我,那麼就要自行承擔後果。

但即使受到威脅僵化的影響,我們的大腦仍有一部分清楚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而這使得情況變得更糟。為了維護自尊,我們可能會用自己的不當行為,去證明別人的行為更加不當;藉由放大檢視其他人的過錯,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攻擊產生了自我辯護,自我辯護後又造成更多攻擊行為。“

認知失調

因為我的過失使得主辦方租借的道具遺失被偷,於是我的羞愧感引發一個想法:「負責的人是我,結果我卻讓主辦方失望了!」但這個疏忽跟我認為自己很可靠且負責任的想法有所衝突。

當同一時間出現兩種矛盾想法的現象稱之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常為了維護我們的小我不受負面事件的動搖產生自以為是與自我辯解的心態,並使我們相信事情與我們所知的不同,我們能把責任推給其他人,或扮起受害者轉移話題,即便承認這事件有錯也絕不是因為自己的關係。並相信當我堅持這樣的心態時就能轉移責任。

 

道歉與我們面對羞恥的能力有關聯

“對不起”是一個可能會產生很大影響的小詞。

當我們真誠地為自己的錯誤道歉時,表明你是一個成熟的個人,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它告訴人們你的道歉,你實際上在乎他們的感覺以及你可能給他們造成的傷害。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說“對不起”是我們在童年時期很可能學到的。

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的詞彙似乎並不存在真正的“抱歉”。

如果你有一個從不說“對不起”的朋友,你就會知道那會多麼令人沮喪。

對某些人來說,很可能一生中都在學習怎麼說“對不起”。

“我們的道歉和承認不法行為的能力與我們感到健康的羞恥的能力有直接關連。”

通常,感到羞恥是不舒服的。

畏縮,低下頭和委屈的肢體語言”會對我們的小我(或自我意識)進行了檢查。這些情緒和反應會導致小我收縮。

但是,如果某人很難接受自己的過錯,那麼他們可能已經習慣了抑製或避免這些不舒服的情緒的習慣。

結果,他們“淡化了抑制小我的情緒”,這可能導致小我中心或虛張小我聲勢的重要性。

自戀者從不道歉

即使這種抑制羞恥的習慣是“溫和的”,它仍然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這會降低了一個人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任何健康和孕育關係的關鍵之一。

這種習慣也會導致某些人的自戀傾向。

專家將自戀描述為小我的過度強化。

這不是太愛自己跡象,而是誇大了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一個人對自己錯誤的虛榮感。

自戀是一種希望能在其他人中脫穎而出,甚至在其他人中佔據一席之地的願望。

適度的自戀對成年人是健康的。它可以幫助個人保持團結並穩定他們在世界上的存在。然而,當這種對小我的偽愛過多時就會引起病態的自戀,

病態自戀者從事一系列行為,目的是滿足他們小我感覺優越的需要。

願意道歉往往會感到羞恥,當要從不道歉的人承認自己錯了時,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壞人。

“因為他們認為道歉是對自尊或自我價值的威脅。”

尤其是人格障礙的人需要建立和保護膨脹的小我形象。

這就是他們設法保護自己脆弱而破碎的內部小我的方式。

他們最想表達的是“完美”和“傲慢”。

我們都想要避免感到羞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讓人很不舒服。

在一個完美的世界中,沒有人會做錯任何事情,因此不需要道歉。但這不是我們生活的世界。

我們在社交和情感上越有智慧,就越有可能不僅道歉,而且會盡可能有效地做到這一點。

有情感上的能力和成熟的人會以誠懇,坦誠和渴望彌補的態度來對待情況。

“每個人都在衝突法則下運作。不能承認自己錯誤並為此道歉的人,可能不是你一生中想要的人。”莫頓說。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你是唯一需要道歉的人。但是,如果他們從不說對不起,而你注意到這是一種模式時,那麼最好讓自己與他們保持距離。否則,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一種單方面的關係,而你是唯一付出任何努力的人。”

我們大多數的人當然並不會如此的偏激自戀,或是有人格障礙的情況,當我們越能夠健康地與內在批判聲音與羞愧感共處,我們將能發展出一個成熟心理健康的人士承擔責任的樣貌。

 

文章參考

《被批評的勇氣》 原篇名為〈責備:內疚感與羞愧感的必要性與破壞性〉好書推薦

死不認錯的人格特質是怎麼養成的?
https://bit.ly/3nUOPt2

《錯不在我?》第一章 認知失調:自我辯護的動力來源
https://bit.ly/3nTmeEB

Narcissists Never Say Sorry 自戀者從不說抱歉
https://bit.ly/3eUp87S

Written by Aarti Borǰigin
個人智慧財產,分享請標明出處,謝謝
免責聲明Disclaimer
本平台所提供草藥的神秘屬性僅出於歷史目的,不能保證結果。本平台上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視為醫學或法律建議。請負責任地使用草藥。諮詢你的醫生或專業人士你的健康狀況和使用草藥的補充劑。 草藥可能因採取了錯誤的條件,過量使用,加上處方藥或酒精,或不知道的人為何使用而造成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