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你與母親之間的「心理戲劇」,看透關係困境的癥結
理解你與母親之間的「心理戲劇」,看透關係困境的癥結
生命的能量通過母親來到我們身上,母親後面是我們世世代代的祖先,在她們的身後是生命的源頭,生命之光。每個母親都想把最好的愛給到自己的孩子,但是為何孩子卻並沒有感受到幸福和愛,卻不時地經歷各種痛苦?
在西方心理學領域,現在很流行用「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的卡普曼三角形模式來幫助看清關係的核心問題。
這個模型中一旦有人選擇了其中一種角色,他周圍的人就會無意識地選擇其它兩種角色來保持三角的平衡。能量的存在總是會推動著我們以一種主要角色存在,這也是我們長大後的主要社會角色。而塑造你社會角色最核心的是你和你母親的互動模式。
一 強勢控制型的媽媽(脅迫者)
強勢控制型的媽媽不等於社會上現在所指在事業上工作上的女強人,很多工作中的「鐵娘子」回到家就變成「小娘子」反倒婚姻幸福。這裡指的是那種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親,同樣包括那些溫柔的強勢關懷或甜言蜜語的強勢控制。很多母親在生活中,對自己的丈夫存在不滿和不屑,而丈夫又缺乏足夠的力量與之抗衡從而選擇順從和懦弱的,母親就很容易變成家庭的權威,變得強勢控制家庭的一切。
用三角模式來詮釋,強勢控制的媽媽通常被解讀成「加害者」角色,孩子和丈夫能量都不能與之抗衡,成了「受害者」,通常這樣的家庭模式需要尋找外在的「拯救者」。孩子長大後就會喜歡尋找「拯救者」來幫助自己。
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女兒就會無形中去認同母親對男性的態度,兒子作為男性則會去認同父親的模式接受母親的對待。強勢控制型媽媽通常因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成長經歷導致佔有慾強,以自我為中心操控,自我價值感低。當她無法從丈夫那裡獲取安全感和價值,就會將所有感情重負壓在孩子身上。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通常也會缺乏安全感,壓力過大,對母親有無條件的服從和依賴,對自己和他人要求高,但內心往往消極抵抗或評判指責,並很難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海靈格指出,在母親雌威下長大的孩子,女孩子很容易會和媽媽一樣極度控制,男孩子則很容易成為調情高手或花花公子卻無法走入婚姻,除非他開始去放棄與母親最原始最親密的依附關係。
建議:
作為強勢控制型媽媽,需要開始面對自身的問題,開始學習尊重丈夫和孩子的感受,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學習自我情緒管理和釋放,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心。
而作為強勢控制媽媽的孩子,我們在身體長大成人後心智還停留在那個受傷的孩子時期,我們需要對內在的孩子做一些情緒上的處理,去想像跟媽媽在一起的畫面,並跟媽媽說:「媽媽,我只是你的兒子(女兒),我想過我自己的人生。如果我想過的生活和想做的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樣,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選擇。」「並給媽媽鞠躬。這種狀況下,只有斷開跟媽媽的能量連接,才可以讓我們獲得自由去綻放自己的生命能量。」
二 擔心焦慮型的媽媽 (審問者)
擔心焦慮型媽媽通常活在未來裡面,或者活在給孩子最好的愛的完美狀態裡面。這也是現在社會最普遍的情況,當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會生病,擔心孩子會受傷,擔心孩子會失敗,擔心孩子現在要是不怎樣以後就會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這時候媽媽就投射了很大的意念在孩子身上「你不要生病」,「你不要失敗」,「你不要。。。。。。」,當媽媽不斷去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孩子會無意識地去往體驗那些感受,因為那是父母無意識中引導孩子去體驗的地方。
過度擔心和焦慮的媽媽甚至會看不到孩子的感受,被擔心和焦慮的情緒纏繞著,所有的專注力都在目標裏,想為孩子掃除那些阻礙,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連接的,很容易造成孩子拚命去創造出媽媽擔心的那個結果,在那個點上孩子的情緒才得到媽媽的照料,孩子才感受到媽媽的愛。這也是為何你擔心的越多,就容易把擔心的事情變成真。
所以說,擔心是愛的毒藥。媽媽需要做「拯救者」,孩子就要變成」受害者」去滿足媽媽的需要,無意識選擇對媽媽需求的忠誠,以得到媽媽的愛。而這時候外界社會或者他人很容易變成「加害者」,來滿足這個三角模式的成立。
建議
對於擔心焦慮型的媽媽,應該更多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學會放鬆讓自己恢復平靜後再去面對孩子,更好的學會接納現實中的不完美的自己,然後輕鬆積極正向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這樣子媽媽的快樂情緒才會感染到孩子,孩子也會學會用更輕鬆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他經驗的世界。
而對於擔心焦慮型媽媽帶大的孩子,則需要不斷告訴自己「我是我自己人生的主人,我是可以選擇的」,當他不斷地去經驗小時候被擔心而植入潛意識的信念時,學會覺察到自己不斷創造自己不想要的現實的模式,並接納和承認這部分的自己,然後再為自己建立新的信念,並不斷去嘗試新的信念帶來的體驗和感受,去不斷強化新的神經迴路的建立,而讓舊有的模式慢慢弱化,直到被新的信念模式取代。
三 抱怨受害型的媽媽(乞憐者)
抱怨受害型的媽媽通常活在過去裡面,曾經的痛苦經歷纏繞著她,讓她無法離開那種感受。
作為一個抱怨受害型的母親,她很難在丈夫那裡得到滿足,即便是拯救者的丈夫在進入婚姻關係之後也開始面對現實,變得疏離和逃避,而這時候媽媽很容易把依賴對象投注到孩子身上。
而孩子對父母無意識的愛和忠誠會讓孩子想替代媽媽去承擔痛苦,想把媽媽從痛苦中解救出來,這樣媽媽就可以變得快樂,從而可以愛自己。抱怨受害型的媽媽很容易培養出以拯救媽媽,拯救天下己任的「拯救者」孩子,孩子很願意幫助那些苦難者,並感同身受,並願意毫無條件甚至犧牲自己去幫助他們,而「拯救者」孩子往往會在能量上變得比父母更大,變成照顧父母的小大人,變成父母的父母。
從外在行為上,這樣的孩子很為父母著想,讓父母快樂是他們最大的心愿。他們會用盡一切方法幫助父母過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父母比他們自己重要,可是在精神上,他們卻無法向父母臣服,無法去做父母真正的孩子,去連接到生命源頭的能量,很多時候他們會感到力不從心,雙腳後背缺乏支撐,覺得任何事情和挑戰只能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不能承認自己不行,害怕面對自己的脆弱。
建議
作為抱怨受害型的媽媽,覺察還是第一步,去清晰和覺察自己對拯救者的依賴,尤其是對孩子的依賴很重 要,去覺察並停止向孩子的索取,是讓自己孩子走向獨立的重點。
對於變成「拯救者」的孩子,真正需要做的是向媽媽臣服,我們無法拯救媽媽,只能去尊重她的命運。一些情緒體驗練習,會讓我們在靜心狀態跟你心中的媽媽做澄清:「媽媽,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父母,我太小了,我很想幫助你可是我不能,我尊重你此刻承受的負擔,可那是你的,不是我的。我很抱歉我干涉了你,如果我選擇和你不一樣的人生請你能夠尊重我的選擇,並祝福我。」或者也可以想像媽媽的畫面,做一些磕頭儀式,並發自內心地說:「媽媽,對不起,請原諒」。這些儀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幫我們連接到生命源頭的能量,對內在小孩卡住的情緒會有很好地疏導和轉化作用。
四 忙碌缺席型的媽媽(冷漠者)
忙碌缺席型的媽媽往往會通過忙碌的生活和事業去逃避孩子對她愛的需求。
這樣的媽媽內心通常對愛有著很大的匱乏感,感到自己沒有能力去照顧和關愛自己的孩子,而同時又有很大的內疚感會驅使她去做很多事情來彌補對孩子的照顧不周。比如會在自己身心疲憊的狀態下,還會想去做一個稱職的媽媽。
而往往當孩子提出任何要求的時候,她很容易陷入無力的選擇,她內心會很想去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是因為孩子她卻很難做出選擇。
建議
作為忙碌缺席型的媽媽,學習關愛自己是第一步,看到自己的受害者狀態。在自己力不從心的狀態下繼續強迫自己去關愛照顧孩子,在自身耗竭的狀態下,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只有放下內心對孩子的愧疚感,才能讓能量回到自己的身體。只有當自己的生命得到支撐,我們才可以去愛別人,尊重你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命運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而做為忙碌缺席型媽媽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想從伴侶那裡得到愛,可往往都會選擇像媽媽一樣逃離不能愛你的伴侶。這樣的孩子內心有好多的悲傷需要釋放,並需要不斷建立「我是值得被愛的」信念,長大後,我們開始成為自己的內在小孩的父母,去陪伴那個孤單被遺棄的孩子慢慢感受到愛的溫暖和力量,讓他重新學習愛和連接,進入更好的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
以上四種典型媽媽,雖然不一定和大家的情況完全相符,但相信你一定可以在其中兩個找到自己母親,或者自己的影子。
對於「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三角模式,我們能做的改變就是「覺察」。
在每個當下去覺察到自己在模式中所處的角色,當我們選擇停止繼續做那個角色,那個模式對應的其他兩個角色也會失去能量的牽扯,而發生轉變。
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不需要去改變別人,只需要改變自己,自己變了,你和外在的關係就變了。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媽媽,她自身所承受了苦難是你可能無法體會和想像的,你的媽媽也很可能沒有得到她的母親的愛,她可能沒有像你一樣有機會去學習和成長,所以你沒有權利去批判、指責、埋怨、憎恨她,一切的對抗都會讓你和生命源頭的能量失去連接,讓你無法得到生命的支持去活出自己更好的生命狀態。
媽媽她給了你生命,沒有媽媽,就沒有你的存在,也就沒有你的一切,所以這份生命的給予已經值得被感激,不管你有怎樣的媽媽,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向她臣服,感激她給予你生命。她沒有給你的部分,現在你可以學習自己給自己,你可以成為自己的父母去愛自己。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是小我運作機制中最普遍的三種形式。
通過卡普曼三角,我們可以清楚地覺察到我們的小我是如何在我們無意識時帶走我們的。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發現,每個人心中都經常會上演一個由三個角色構成的三角戲劇:
【迫害者】貶低別人,把別人看得較低下、不好。
【拯救者】也是把別人看得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從較高的位置提供別人幫助,他相信「我必須幫助別人,因為他們不夠好,無法幫助自己。
【受害者】則自認自己較低下、不好。有時受害者會尋求迫害者來貶抑自己,或是尋找拯救者提供幫助,而肯定自己「我無法靠自己來解決。」
而這種三角戲劇有以下三個特徵:
當迫害者過分地攻擊、指責,受害者過於接受攻擊和譴責,拯救者過於熱心地幫助解救被害者的時候,心理戲劇便開始,這些行為便成為戲劇的內容。
在很多情況下,心理戲劇是隨著三個人的角色的變換往下進展的。
戲劇的當事人中,如果有一個人不再起作用,從角色中脫離出來的話,這場戲劇便可自行中止了
覺察與抉擇:終止「卡普曼三角」戲劇
對每個人來講,夫妻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父母關係中都可以發現這三種角色的影子和作用力,我們已經分析過這樣的長期角色。其實就算是在一個單一事件中,這樣的角色扮演場景也同樣存在。
比如說,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場景,你下班後接到先生電話,說要和幾個朋友吃飯,不回家了。你想到有幾張購物卡快要到期了,就說去商場買些東西,不去了。
晚上九點多,你提著重重的一堆東西走出商場,給先生電話,想問他能不能來接你。聽電話裡傳出的聲音,那邊正喝得酣暢,顯然是接不了你。這時,天正下著雨,一時很難打到車,站在濛濛細雨中,你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一會兒生氣他為什麼喝酒不能來接你,一會兒又氣自己為什麼這麼多年就是不肯自己開車。在這種種惡劣的心情中,折磨了自己一個多小時,直到上了一輛的士。
的士向前開著,車廂裡很安靜,你突然意識到類似的事情似乎發生了好幾次。
比如,你明明知道這個時間在那個商場周圍根本打不到車,可是還是這個時間去了這個商場,這樣折騰已經好幾回了。明明知道老公晚上會喝酒,接不了我,可還是抱著幻想給他打電話,這種情況也已經好幾回了。明明知道這樣做是自找麻煩,知道還是這麼去做,不是自討苦吃嗎?
在這件事情當中,當你很辛苦地提著一堆東西,站在雨中,渴望先生像平時一樣來接你,這時老公就被你當成那個幻想中的【拯救者】。而當他因為自己的事情不能來時,先是失望,繼而生氣,瞬間你就變成了受害者;而他在卡普曼三角戲劇中頓時變成了害得你這麼沮喪這麼生氣的【迫害者】。
設想,接下來,如果回到家你繼續指責你老公,你就變成了一個【迫害者】;他如果很無辜很內疚,你可能又會感到過份而安慰他,搖身一變,你成了【拯救者】,而當他是一個受我情緒失控影響的【受害者】。
人們的小我往往會在這三種角色中不停地切換,而當你扮演了其中一個角色時,周圍的人為了維持這個三角的平衡,就會無意識地扮演對應的角色。我們能做的改變就是「覺察」。在每個當下去覺察到小我在三角模式中所處的角色,當我們選擇停止繼續做那個角色,那個模式對應的其他兩個角色也會失去能量的牽扯,而發生轉變。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不需要去改變別人,只需要改變自己,自己變了,你和外在的關係就變了。
靜下來想一想,其實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根本不值得生那麼大的氣。那是因為當時的你已經不自由主地深深陷入了這個【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的三角戲劇中而無法覺察和自拔。在這個遊戲中,你既是一個受害者,又是一個迫害者,還是一個拯救者。在這個遊戲中,其實並沒有別人,只有我自己。沒有什麼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只有你自己一個人的心理戲劇在雨中上演。
如果你已經覺察到了這個遊戲和自己角色的不停轉換,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恢復了平靜,而從這場戲中抽身出來,不再繼續。
這個三角遊戲,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內心上演,但是沒有人能夠察覺我們可以同時身兼多職——變幻莫測,樂此不疲,上演著生活中的一幕又一幕的悲喜劇。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不自覺地感受到這個三角遊戲中的一種或兩種角色,有的人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比如陷入種種不幸的婚姻中的受害者,比如有拯救者情結的各種類型的助人者,比如動輒就指責抱怨要求別人的壓迫者。只有當我們明白其實這個三角遊戲中的三個角色其實都是自己時,才有可能走出這個遊戲,減少生活中的痛苦和衝突,而做回真實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這個遊戲三角,上演這個戲劇的目的很簡單,為了滿足小我被愛、被需要、被認可、被接納的渴望。當這齣戲發展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痛苦的強迫性重複,就會形成不可自控的施虐-自虐模式,而導致心理或人格障礙。
又如,在追尋心靈成長的道路上,很多人經常會有一種「法執」的傾向,就是覺得自己比其他人高出一等,自己的道路是唯一正確的,希望大家都能採納。這時,你就在扮演【拯救者】的角色。然而,在《金剛經》中佛陀已經強調過,應該無四相,也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其實對於修行者或普通人,無四相的意思都是一樣的,覺察內心的小我,別去扮演【拯救者】: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無我相);不要覺得對方是需要拯救的(無人相),不要覺得眾生是低下的(無眾生相),不要覺得拯救別人會讓自己得到什麼(無壽者相)。
人生如戲,只不過這戲劇是出演在我們不知道的內心世界中。作為普通人,常常不自由主地過度入戲,或被各種關係捲入到他人的悲情戲劇中。我們要能夠了解自己內心上演的種種無意識的戲劇,有能力從自己或他人的戲劇中走出來,否則,就會成為各種心理障礙和負面情緒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