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心理學現象告訴你:你對別人的評價,暗示了你真實的自我
我們沒有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因為人很難看清自己,只有在對待別人的投射中,才會照見自己是什麼人。
心理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尤其是在社會評判方面,我們評價他人的結論,不僅是他人的客觀特徵,也反映了我們的特徵,揭示我們的生活經歷,目標和價值觀,以及隱藏的缺陷和恐懼。
當你感慨納悶,為何會無緣無故討厭一個人時,別驚訝,要麼她像你,要麼她和你相反。
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也不會無緣無故的討厭。
你的理性會指導你怎麼做,你的潛意識,你的直覺,會讓你下意識的反應,形成最直接的感覺。
這裏五項研究結果,揭示了社會判斷和,真實自我之間的聯繫。
1、你討厭自戀的人,可能你自己也有自戀的特質。
你覺得自己不是自戀者,但如果自戀者沒有真正困擾你,你卻很討厭自戀的人,只能說明,你很有可能在某方面,有自戀的特徵。
我們社會對於自戀的理解,就是天天發朋友圈,喜歡照鏡子,總是覺得自己最美,其實不是的,自戀有顯性的自戀,也有隱性的自戀。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男人,很討厭另一個男人,因為後者在朋友圈曬自拍照,或者喜歡曬和女生的合影,第一位男人可能覺得,自己不是自戀的人,而且男人應該低調,靠實力說話,其實,如果後者不是特別過分,或者沒有干擾前者的情況下,前者的討厭,暴露了他自己的隱性自戀。
就像一個氣質型的女生,如果無端討厭一個長相艷麗的女孩一樣,她對她的氣質有自戀情結,所以才會對單純的容貌美,有排斥心理。
因為,一項長久研究表明,我們傾向於喜歡與我們相似的人,一個具有自戀屬性的人,在遇到同類時,會將她視為志趣相投,但如果一個自戀者的屬性,對另一個自戀者,形成威脅或競爭的時候,那就可能不一樣了。
這解釋了為何有些自戀的美女,不願意和同樣美的女孩做朋友,而傾向於和丑一點的女孩為友。
2、你根據一個人的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可能你是獨立自我模型的人。
獨立自我模型,是指這類人,她們傾向於強調自主性和內在動機,根據一個人的行為,判斷性格。
而與它相反的是一群,相互依存模式的人,她們去做判斷時,會強調社會角色和當時情景。
舉個簡單的例子,參与者根據一個情景,去評判一個人的行為,如果情景里的人,每天晚上都要檢查火警器。
擁有獨立自我模型的參與者,會更快的將這個人的舉動,和他的性格特質聯繫起來,比如,他是一個謹慎的人,神經質,強迫症的人。
而那些依存模式的人,她們反而首先想到當時的情境,比如當地是否火災頻發等,而不是去考慮一個人的性格特質。
一般獨立的自我模式,在西方文化中更常見,相互依存的模式,在東方文化中更常見,但文化內部,也存在與社會階層、地理區域、宗教和個體之間的差異等。
但近些年,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讓獨立的自我模式被普及,很多年輕一代,受《犯罪心理》等影響,過度依賴肢體語言,事實上,按照東方依存模式來看,一個人說話時頻繁眨眼,可能只是眼干,或者睡眠不足而已。
無論是獨立的自我模式,還是相互依存模式,本身都沒有問題,個人要平衡運用,否則會有失偏頗。
3、你用美好的濾鏡看人,可能是因為你有衝突恐懼。
很多人,在接人待物時,表現的十分熱情,隨和,善良,她們關注別人的優點,總是能愉快的和人相處。
但是心理學家卻認為,除非這個人的閱歷很豐富,經歷很多,方能做到體諒一切,否則,這種盲目的樂觀,可能是因為她有衝突恐懼。
這種人,大多內心敏感,可以非常敏銳的察覺傷害性言論,也能很容易識別有害行為,但是她們保持沉默,因為她們有衝突恐懼,害怕與人發生紛爭,並因為擔憂而不願意發表真實看法。
因為通常情況下,真正的仁慈,有時在表面上看,可能並不是那麼友善。
4、如果你不理智地討厭某個人,可能你因她們而感到嫉妒和威脅。
我們有權無緣無故的討厭一個人,但如何討厭的指數,和對方的冒犯行為不成比例的話,可能我們因為對方的成就,而感到不安,嫉妒等。
儘管承認起來有點難,但一個現實是,如果你的同事,拿到了一項你一直想要的獎勵,那麼接下來的時間,你會突然對她們的負面品質更加敏感。
因為,根據自我評估維護模式來看,人們會因為身邊人的成功,而感到不安和威脅。
在名人中,也有這種情況,比如在美國,被莫名其妙罵了很多年的安妮·海瑟薇,明明無論從長相還是演技,都完美的無可挑剔,但就是被討厭。
這是因為很多人,依賴對別人的負面評價,短暫提升自己的自尊。
5、你批評和你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可能你並不真正滿意現在的生活。
當我們看到另外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有著和自己不一樣的生活模式時,人很容易陷入認知失調。
因為每個人,都持有規範理想化的心理,也就是將自己的狀態和生活方式,視為理所當然,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所有人的理想,從而用消極的方式,去看待那些不符合理想的人。
比如結婚的人,會認為每個單身的人,都應該走進婚姻。
除了關係狀態之外,認知失調,會造成很多影響,比如飲食選擇,職業決策等。
覺得自己的模式是對的,這很正常,但由此上升到覺得別人的就是錯的,甚至心生歧視的話,只能說明,潛意識裡,你對自己的真實生活,其實並不滿意,你對自己,其實不夠誠實。
這解釋了,為何有些女人,明明在婚姻里很痛苦,但是卻看不起那些大齡未婚,或者離婚離異的女人,因為她強化自己的生活模式,來掩飾內心的失落。
以上只是心理學研究,發現的一些行為特徵,和真實自我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人是複雜的,且小概率行為,間斷性行為,並不能說明什麼,這種對真實自我的照見,往往依賴長久的行為模式,來能做出更為精準的判斷。
其實,這也是心理學的有趣之處:你評價別人,卻投射了自己,你研究別人,卻暴露了自己。
本文章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
原文網址